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太冲穴:
位置:位于足背第一、第二趾骨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通过按压太冲穴,可疏肝理气,平肝降火。对于肝火旺盛导致的头晕、目赤、烦躁等症状有良好效果。
2.合谷穴:
位置:位于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功效:合谷穴能够清热解表,开窍醒神。对于肺火引起的咽喉肿痛、口干舌燥、咳嗽等症状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除了上述两个主要穴位,还可以考虑以下辅助穴位以提升疗效:
1.曲池穴:
位置:屈肘时,在肘横纹外侧端,当肱骨外上髁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对缓解体内各类火气都有帮助。
2.风池穴:
位置:在颈后部,当枕骨之下,两侧发际凹陷处,与耳垂齐平。
功效:散风清热,通利头目。对头痛、眩晕,以及由火气引起的失眠、焦虑等症状有调理作用。
按摩这些穴位时,应采用适度的力度,每次按压5-10分钟,每天进行1-2次。由于个体差异,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