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如何护理

2024-11-3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脑梗死是一种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中断导致的脑组织损伤。科学有效的护理对于患者恢复非常重要。

1.早期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和体温,每4小时记录一次。

预防并发症:保持头部略高,以减少脑水肿;避免剧烈头部活动,防止颅内再出血。

营养支持:根据患者吞咽能力,给予流质、半流质或软食,必要时通过鼻饲管喂食。

药物治疗:按医嘱使用抗凝药、降脂药或抗血小板药物,定期检测凝血功能。

2.中期康复护理:

运动康复:每日进行适当的肢体被动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逐步增加主动运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语言训练:如果患者有语言障碍,进行言语训练,每日练习发音、词汇和简单句子。

心理疏导:提供心理支持,帮助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以通过音乐疗法、绘画等方式进行心理调节。

定期随访:每月进行一次综合评估,包括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状态,以及相应的调整治疗方案。

3.长期护理:

防止复发: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定期复查血脂、血糖水平。

生活指导: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度锻炼,每天至少30分钟的低强度运动。

家庭护理培训:家属接受护理技能培训,学会如何进行基本的急救措施,如气道异物清除和心肺复苏。

社会支持:鼓励参与社会活动,增加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有助于患者恢复信心和社交能力。

科学全面的护理不仅能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存质量,还能显著减少并发症和复发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