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抗甲状腺药物: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来控制病情。
常见药物包括硫脲类药物,如甲巯咪唑和丙基硫氧嘧啶。
通常需要持续服用12至18个月,部分患者在停药后可实现长期缓解。
约30%-50%的患者可能会复发,需要进一步治疗。
2.放射性碘治疗:
放射性碘131是一种常用的内科治疗方法,通过破坏过度活跃的甲状腺细胞来降低甲状腺激素的生成。
这一治疗方法通常效果显著,大多数患者在单次治疗后症状即可得到控制。
不过,这种方法可能导致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需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药物。
3.手术治疗:
甲状腺切除手术适用于某些特定情况,如甲状腺肿大严重、药物治疗无效或怀疑甲状腺癌变。
手术可以完全去除病变的甲状腺组织,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手术后的风险包括声带麻痹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需综合评估风险与收益。
选择哪种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及医生的建议。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其优缺点,需要综合考虑疗效、副作用和患者的个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