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感染风险:由于胆囊或肝脏的穿刺可能会引入细菌,导致局部感染,严重情况下可能发展为腹膜炎或败血症。术后感染率约为5-10%。
2.出血风险:穿刺过程中可能损伤血管,导致内出血,尤其是如果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时,风险更高。出血发生率约为2-5%。
3.胆汁渗漏:穿刺过程中,胆汁可能从穿刺点泄漏至腹腔,引起化学性腹膜炎或长期胆瘘,发生率约为1-2%。
4.临近器官损伤:在穿刺过程中,有可能误伤到邻近器官如肝、胃、十二指肠,导致进一步的并发症。此类情况较为少见,但仍需警惕。
5.复发风险:穿刺仅为一种短期缓解症状的方法,不能根治胆结石,胆结石可能再次形成,需要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如手术切除胆囊。
胆结石穿刺虽能一时缓解症状,但伴随潜在风险。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综合评估风险与收益,考虑其他更为安全有效的替代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