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产生部位:
胆结石:主要在胆囊或胆管中形成。胆囊是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位于肝脏下方。
肾结石:通常在肾脏内形成,可能会沿泌尿系统移动到输尿管、膀胱甚至尿道。
2.成因:
胆结石:胆汁中的胆固醇或胆色素过多,形成结晶。肥胖、高脂饮食、糖尿病和特定药物使用等都是增加风险的因素。
肾结石:尿液中过量的钙、草酸或尿酸等物质沉淀。脱水、高蛋白、高盐饮食、某些代谢性疾病可能促进其形成。
3.症状:
胆结石:可能导致右上腹剧痛,尤其在进食油腻食物后;也可出现恶心、呕吐、发热和黄疸。
肾结石:典型症状为剧烈的腰背侧疼痛,可辐射至下腹;伴有血尿、恶心、呕吐等。
4.检测与诊断:
胆结石:超声波是主要的检测方法,有时需用CT或核磁共振成像。
肾结石:CT扫描为诊断金标准,超声波和X光片也可以用于初步评估。
5.治疗方法:
胆结石:无症状的可能不需治疗;症状明显者可考虑手术切除胆囊。
肾结石:小结石可通过增加饮水自然排出;大结石可能需要体外震波碎石术或手术移除。
理解胆结石和肾结石的区别对于选择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助于减少结石形成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