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类药物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来减少蛋白尿。
常用药物包括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
研究表明,ACEI可将蛋白尿减少30%-50%。
2.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ARB类药物与ACEI类似,通过干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来减少蛋白尿。
常见药物如洛沙坦、缬沙坦等。
临床数据显示,ARB能有效降低蛋白尿,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3.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蛋白尿,如肾病综合征。
常用的糖皮质激素有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长期使用需注意副作用,如骨质疏松、高血糖等。
4.免疫抑制剂:
适用于某些难治性肾病或伴有严重免疫反应的病例。
常见药物包括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等。
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血象和肝肾功能,以防止严重副作用。
尿蛋白的管理不仅仅依靠药物,还需结合生活方式的调整,如低盐饮食、控制蛋白质摄入、避免过度劳累。所以每个人的治疗方案都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