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正常值:通常情况下,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的正常值应低于30mg/24小时。如果超过这一数值,则可能存在肾脏的微循环障碍。
2.轻度增高: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在30-300mg之间被认为是轻度增高,这一阶段通常称为"微量白蛋白尿",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但尚未发展为明显的蛋白尿。
3.显著增高:400mg/L属于显著增高,远超正常范围,表明肾脏损伤已相当严重,可能进展至慢性肾病或其他系统性疾病影响肾功能。
4.常见原因:
a.糖尿病: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肾小球,导致微量白蛋白尿。
b.高血压:未得到控制的高血压可引起肾脏血管损伤,增加尿中白蛋白排泄。
c.心血管疾病:与肾脏血流相关的心血管问题可能导致肾小球的功能受损。
d.肾炎:各种类型的肾小球肾炎也会导致尿中白蛋白的增加。
5.临床意义: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有助于早期发现肾脏损伤,特别是在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中。及时干预可以延缓甚至逆转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6.干预措施:包括严格控制血糖、血压,以及必要时使用药物保护肾功能,如ACE抑制剂或ARB类药物。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也是重要的管理措施。
注意,高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并不总是表示不可逆的肾损伤,通过积极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可能改善肾功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