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毒感染后能否存活

2024-12-0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病情分析:感染狂犬病毒后的存活几率极低,实际情况通常取决于及时有效的暴露后预防处理,以及是否出现临床症状。

1.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死亡率几乎为100%。未经过疫苗接种的人在被狂犬病毒携带者咬伤后,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暴露后预防,患者很可能会在数周至数月内发病并死亡。

2.暴露后预防是能够避免发病的重要措施。暴露后预防包括尽早彻底清洗伤口、注射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接种狂犬病疫苗。研究表明,在暴露后及时正确地完成这些步骤可有效阻止狂犬病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被潜在感染动物咬伤后,应立即开始暴露后预防。

3.全球每年约有59000人死于狂犬病,这些病例大多数发生在疫苗和医疗资源有限的地区。暴露后预防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生存机会,因此在高风险地区,普及公众对狂犬病的认知和提高医疗服务的可获得性非常重要。

一旦狂犬病的临床症状发作,存活的可能性极低。最有效的保护方式是通过快速、规范的暴露后预防来防止疾病的发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