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病毒载体:狂犬病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的咬伤、抓伤传播,尤其是狗、猫和蝙蝠。如果手部伤口接触到了这些动物的唾液或神经组织,感染风险较高。
2.伤口类型:开放性伤口更容易成为病毒入侵的途径。新鲜且未愈合的伤口相比已经愈合的皮肤会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3.暴露时间和病毒量:短暂接触或病毒量极少情况下,感染概率降低。长时间暴露或大量病毒存在时,风险显著增加。
4.免疫状况:曾接受过狂犬病疫苗的人群感染风险相对较低。疫苗能够有效地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对抗病毒。
狂犬病一旦发病几乎是100%致命。如有可能暴露,应立即清洗伤口,并尽快就医接受专业处置,包括是否需要狂犬病疫苗或免疫球蛋白的注射,以防止病毒感染。及时的医疗干预是控制感染风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