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发病机制: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的咬伤传播给人类,一旦进入人体,病毒会沿着外周神经逐渐向中枢神经系统扩散。
2.潜伏期:从感染到发病的潜伏期通常为1至3个月,但可能短至1周或长达一年,这取决于病毒侵入部位的距离及暴露程度。
3.早期症状:初期症状类似流感,包括发热、乏力、头痛等,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焦虑、困惑、激惹等神经系统症状。
4.晚期症状:在发展到晚期阶段时,患者可能经历痉挛、麻痹、意识丧失,以及典型的恐水、恐风症状。
5.预防措施:暴露后预防对于尚未发病的人来说至关重要。如果在疑似暴露后立即进行清创处理并接种疫苗,几乎可以100%有效地防止疾病发作。
6.治疗现状:一旦出现临床症状,狂犬病几乎无药可治,目前已知存活病例极为罕见,仅有极少数成功案例通过实验性的密尔沃基方案实现。
狂犬病确诊后的生存几率极低,强调及时接种疫苗和采取预防措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