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受感染动物的唾液传播至人类或其他动物。这种传播通常发生在被咬伤或抓伤时,特别是当皮肤破损的情况下。
2.狂犬病病毒即使在少量条件下也具备高度的致病力。只要接触到带有病毒的唾液并进入体内就可能导致感染。无法明确统计出具体的病毒颗粒数目来界定感染风险。
3.病毒量的多少与暴露于高风险部位、伤口的深度和大小以及免疫系统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头部、面部和手部被咬伤后,因神经组织密集且接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风险更高。
4.在潜伏期内,狂犬病病毒会沿着周围神经向中枢神经系统移动,因此早期接种疫苗是阻止疾病进展的关键措施。
由于狂犬病一旦发作几乎总是致命的,任何与可疑动物的接触都应视为潜在危险,并立即采取预防措施,包括伤口处理和前往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和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