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明确诊断
颈椎影像学检查(如X光、核磁共振)可以明确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或椎管狭窄情况。
神经功能检查判断受累神经根分布是否与症状一致。
颈部血流超声可评估椎动脉供血情况。
2.非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和炎症,必要时配合肌肉松弛剂或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
物理治疗:牵引、超声波、热敷等理疗手段改善肌肉紧张和局部血液循环。
康复训练:通过专业指导进行颈椎功能锻炼,避免不良姿势,如长时间低头工作。
生活方式调整:更换符合人体工学的枕头,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颈椎过度负担。
3.手术治疗
若影像学证实椎管严重狭窄或神经根、脊髓长期受压且非手术治疗无效,可考虑椎间盘切除术、椎管减压术等。
4.其他辅助措施
中医针灸、推拿有助于缓解症状,但需由专业人士操作。
定期复查,观察病情进展,调整治疗方案。
如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需及时复诊寻找其他可能病因并优化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