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裸眼视力测试:此步骤通常使用标准视力表进行。患者需要在一定距离处阅读标识行,获取裸眼视力数据,如“0.5”或“20/40”。该数值反映了在没有矫正镜片时眼睛看清物体的能力,但不能直接用于计算近视度数。
2.屈光检查:
自动验光仪检查:这是一种快速的初筛工具,可以提供大致的屈光状态,包括近视度数。机器会发射一束光线进入眼睛,并根据反射回来的光线来分析眼球的屈光状态。
主观验光测试:使用试镜架和不同度数的镜片组合,让患者选择视觉效果最佳的镜片。这个过程逐步调整镜片,最终确定准确的近视度数。
散瞳验光:对于某些患者特别是儿童,可能还需要进行散瞳验光,以排除睫状肌紧张对屈光结果的影响,从而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3.计算近视度数:屈光检查中得出的具体镜片度数(以负数表示)即为近视度数。例如,如果验光结果为-2.00D,则说明患者有200度的近视。
在完成上述步骤后,可获得准确的近视度数。这不仅帮助配制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也为进一步眼科干预提供重要参考。定期眼科检查能有效监控视力变化并采取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