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生理机制:正常情况下,下食管括约肌在吞咽时短暂放松,允许食物进入胃部,然后关闭以防止胃内容物反流。但当该肌肉无力或异常松弛时,胃酸及其他胃内容物便可能逆流至食管。
2.诱发因素:
饮食习惯:高脂肪、辛辣食物,咖啡因和酒精可引发或加重反流。
体重:肥胖会增加腹腔压力,从而促进反流发生。
睡姿:平躺或饭后立即躺下可使胃酸更易反流。
3.症状表现:
烧心感:胸骨后灼热是最常见的症状,通常在进食后1-2小时内出现。
反酸:胃酸或胃内容物涌回口腔,伴随酸苦味道。
吞咽困难:长期反流可引发食管炎,导致吞咽时疼痛或困难。
4.并发症:
慢性食管炎:持续的胃酸反流可导致食管黏膜损伤。
巴雷特食管:长期反流可能诱发食管黏膜异常变化,增加食管癌风险。
胃酸反流需要通过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必要时药物治疗来控制,以减轻症状和预防并发症。建议避免过量摄入刺激性食物,保持健康体重,并在餐后三小时内避免躺卧以降低反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