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肚脐与胸骨之间,是调理脾胃功能的重要穴位。艾灸中脘穴可以有效增强脾胃运化能力,改善消化不良。
2.神阙穴:位于肚脐中央,具有温补元气的作用。艾灸此穴有助于提升人体阳气,对因阳虚引起的腹部寒凉不适有明显缓解作用。
3.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膝盖下方约四指宽处。艾灸足三里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吸收功能,同时对全身免疫力有提升效果。
4.关元穴:位于下腹部,肚脐直下三寸的位置。艾灸关元穴有利于温阳固本,改善畏寒怕冷的症状。
通过上述穴位的艾灸,可以帮助调节脾胃功能,增强体内阳气,从而缓解脾胃阳虚带来的诸多不适。在进行艾灸时,需要注意保持施灸环境的通风,并避免直接灼伤皮肤,施灸时间一般控制在每个穴位10-20分钟左右,根据个人耐受情况调整,以出现温热感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