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苦参汤:主要成分为苦参,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的作用。通常取30-50克苦参,加水煮沸15分钟后,去渣取汁用于外洗,每日2-3次。
2.黄柏洗剂: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使用时,可取20-30克黄柏,加水煮沸20分钟,过滤后用其药液进行患处的外洗,每天可使用2次。
3.蒲公英金银花汤:蒲公英和金银花均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用量各30克,加水煮至药液剩余一半,去渣留汤,待温后用于浸泡患处,适合每日使用1-2次。
4.地肤子洗方:地肤子具有祛风除湿、利尿通淋的作用。一般用量为30-60克,水煎取汁,待凉后用作外洗,每日1-2次。
这些中药外洗方主要通过抑制真菌生长,减少皮肤瘙痒以及炎症反应。同时,中药外洗仅作为一种辅助疗法,针对轻度或表浅的真菌感染症状较为有效。在使用过程中,注意药物过敏及皮肤反应,如出现不适应停止使用,并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进一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