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术后初期(0-4周):
活动受限:建议卧床休息,逐步增加坐姿和站立时间。
疼痛管理:使用医生处方的止痛药物,并注意遵循用药指导。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基础锻炼:进行轻微的关节活动练习,如踝关节泵动。
2.早期康复阶段(4-12周):
增加活动量: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缓慢增加步行距离和时间。
核心肌肉训练: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以支持脊柱。
功能性锻炼:逐渐引入日常活动的模拟练习。
3.中期康复阶段(3-6个月):
加强肌肉力量:开始更有针对性的肌肉强化训练,包括背部和腿部肌群。
平衡与协调训练:提高身体平衡能力,防止跌倒。
鼓励游泳等低冲击运动,以增强全身肌力和耐力。
4.长期康复阶段(6个月后):
恢复正常活动:逐步恢复到术前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状态,避免重体力劳动。
专项运动训练:根据个体需求和兴趣,开展特定运动项目的练习。
定期随访评估:通过影像检查和临床评估了解融合情况和功能恢复程度。
整个康复过程中需密切观察任何疼痛加剧、麻木或其他异常症状,一旦出现需及时就医。循序渐进是关键,切忌操之过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或延误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