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肌损伤标志物:
肌钙蛋白:心肌细胞特异性,升高通常提示心肌损伤,如心肌梗死。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较少使用,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
2.电解质水平:
钾、钠、钙和镁:这些电解质的平衡对心脏功能至关重要,异常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3.炎症指标:
C反应蛋白:非特异性炎症标志物,其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
4.脂质指标:
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这些指标用于评估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5.其他综合评估指标:
B型利钠肽或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用于评估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些指标有助于评估血糖控制情况。
通过这些血液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心脏健康状况,指导临床治疗和预防措施。在进行这些检查时,应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和临床表现与专业医务人员沟通,以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