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每日推荐摄入25至35克膳食纤维,可从水果、蔬菜、全谷物和豆类中获取。例如,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含约4克纤维,而一杯煮熟的燕麦含约5克纤维。膳食纤维有助于软化粪便,增加粪便体积,从而加快肠道蠕动。
2.保持足够的水分
成人每日建议饮水量为1500至2000毫升,具体需根据个体活动水平和身体条件调整。充足的水分可以避免粪便过于干燥,使其更容易排出。
3.养成规律排便习惯
固定每天早晨或饭后如厕时间,即使没有便意也应尝试排便,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排便反射。避免长时间憋便,长期抑制排便冲动可能导致便秘。
4.增加体育锻炼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例如快走或慢跑。这不仅能刺激肠道蠕动,还对整体代谢和消化系统功能有益。
5.避免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
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会减缓肠道蠕动。例如,油炸食品和高糖零食容易造成肠道负担,应尽量少食。
6.适量使用益生菌
酸奶、发酵乳制品或益生菌补充剂可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功能。研究表明,某些益生菌菌株可能有助于缓解便秘,如双歧杆菌或乳酸杆菌。
7.谨慎使用通便药物
当上述方法无法缓解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容积性泻药(如车前子壳)、渗透性泻药(如乳果糖)或刺激性泻药(如比沙可啶)。长期依赖泻药可能损害肠道功能,应避免滥用。
排宿便关键在于调整生活方式。若排便困难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腹痛、便血等症状,需及时就医筛查潜在疾病,如肠梗阻或肿瘤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