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相关
大量进食辛辣、油腻或高纤维食物会刺激胃肠道,引发腹泻和不成形的大便。乳糖不耐受也会导致类似问题,尤其在进食牛奶及奶制品后。
2.感染引起
病毒(如诺如病毒)、细菌(如沙门氏菌、志贺菌)或寄生虫(如阿米巴原虫)感染是常见原因。这种情况下通常伴有腹痛、恶心、呕吐或发热。
3.肠道炎症
慢性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导致长期的大便稀烂。另外,肠易激综合征虽然没有结构性的肠道病变,但也可能引起功能性腹泻。
4.消化酶缺乏
胰腺分泌的酶不足(如慢性胰腺炎)或胆汁排泄障碍(如胆管堵塞)会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导致脂肪泻,表现为油亮或泡沫样的不成形大便。
5.药物副作用
抗生素、通便药物等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或加速肠道蠕动,出现稀烂大便。
6.全身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引起的自主神经病变等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导致排便异常。
如果只是偶发且无伴随其他症状,多数情况可因饮食调整而缓解;若持续超过两周或合并体重下降、贫血、严重腹痛等情况,可能提示更严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