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肠炎是怎样得的

2025-03-1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慢性结肠炎的形成主要与遗传因素、免疫异常、感染以及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相关。

1.遗传因素

慢性结肠炎在家族中有一定的聚集性。研究发现,在患有结肠炎的亲属中,发病风险比普通人群高2-4倍。某些基因突变,例如NOD2/CARD15基因的变化,与慢性结肠炎的发生密切相关。

2.免疫系统异常

慢性结肠炎常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肠道正常组织,引起炎症反应。这种非正常的免疫激活可能与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功能失调有关。例如,肠道中的调节性T细胞可能减弱,导致炎症无法受到有效抑制。

3.感染因素

某些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可能触发慢性结肠炎。一些研究显示,沙门菌、志贺菌、艰难梭菌等病原体的感染可能破坏肠道屏障功能,诱发长期的炎症。肠道菌群的失衡(如有益菌减少或有害菌增多)也可能促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4.饮食和生活方式

高脂肪、高糖饮食可能增加慢性结肠炎的风险,而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则可能具有保护作用。吸烟是一个已知的风险因素,会加剧特定类型结肠炎的症状。同时,精神压力、工作过度疲劳以及缺乏规律作息都可能增加疾病的易感性。

5.环境因素

城市化地区的发病率通常高于农村,这可能与饮用水污染、空气质量较差以及其他工业化环境中的毒素暴露有关。另外,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或避孕药可能改变肠道环境,从而引发疾病。

慢性结肠炎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饮食结构,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滥用,以及减少精神和身体压力,有一定的预防意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