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腺瘤性息肉是乙状结肠中最常见的可癌变病变。腺瘤发展为癌的风险与其大小、形态及组织学类型相关。直径小于1厘米的腺瘤癌变率约为1%;直径超过2厘米的腺瘤癌变率可升至10%以上。
2.纤维或炎症性息肉通常不具有癌变潜力,而锯齿状病变根据其具体类型有所不同。例如传统锯齿状腺瘤和无蒂锯齿状腺瘤的癌变风险明显增加,而单纯的增生性息肉几乎不会癌变。
3.遗传背景也显著影响癌变概率。例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大部分的腺瘤会在40岁以前进展为结直肠癌,对这类人群早期干预尤为关键。
4.病变的位置也有一定影响。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的病变,由于受到粪便长期刺激,恶性转化的风险略高于其他部位。
5.癌前病变到癌症的时间需要几年甚至十多年。定期筛查(如肠镜检查)是发现和切除潜在病变的有效手段,可以大幅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
加强饮食管理、避免吸烟酗酒、保持规律运动均可减低结肠癌的风险。对于高危人群需遵循医嘱进行定期复查,早期发现和干预是预防癌症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