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坤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外科
1.临床背景与病史评估
需明确患者的具体高热惊厥类型。如果是单纯型高热惊厥,通常持续时间短(<15分钟),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类型的高热惊厥预后较好,但脑电图异常提示可能存在潜在癫痫风险,应进一步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如家族癫痫史、发作次数超过3次或首次发作年龄小于1岁。
2.脑电图结果解读
脑电图出现癫痫波并不一定意味着发生癫痫,约10%-20%的健康个体可能出现偶发癫痫波。若脑电图反复监测中均显示持续性癫痫样异常,或伴有局灶性改变,则癫痫风险增加,需更为谨慎地考虑干预。
3.是否启动抗癫痫治疗
如果患者仅有一次单纯高热惊厥,虽脑电图显示癫痫波,但没有其他癫痫高危因素,不建议立即启动抗癫痫药物。
若患儿有复发性高热惊厥,且出现多次脑电图异常或合并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则可考虑使用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或拉莫三嗪,但需权衡疗效与副作用。
特殊情况下,例如脑电图提示局部放电明显或者脑影像学检查发现结构异常,建议联合神经科医生综合评估后决定。
4.长期随访与观察
患者首次单纯高热惊厥后,即便脑电图异常,也有80%以上的可能不会发展为癫痫。定期随访至关重要,尤其是关注发作复发情况、行为及认知发育,以及是否出现新的神经学症状。
单纯高热惊厥后的脑电图异常并不直接等同于癫痫诊断,应当以全面评估为基础,避免过度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