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内镜下粘膜切除术:这种技术适用于大多数低风险的大肠颗粒状LSTs。在操作中,通过注射液体使肿瘤隆起,然后使用套圈将其切除。此方法相对简单且安全,适合较小、表浅的病变。
2.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适用于可能具有更高恶性潜力或较深浸润的LSTs。这种方法比EMR更复杂,但允许完整切除较大和可能侵袭性的病变,从而减少残留和复发的风险。
3.手术切除:在少数情况下,如果肿瘤表现出高度恶性潜力或无法通过内镜完全切除,可能需要外科手术切除。这通常是针对非常特殊的病例。
4.病理检查:不论选用哪种切除方式,切除后的组织应进行详细的病理检查,确认是否为良性或恶性,并进一步指导后续治疗。
5.定期随访:治愈后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监测有无复发或新病灶的形成,这是预防癌症发展的关键措施。
所有治疗决策都应基于具体病情及个体化考虑,由专业医生团队经过全面评估后做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