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冬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1.痔疮: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痔疮是一种位于直肠和肛门内部或外部的静脉突出。根据统计,成年人的发病率约为50%。痔疮出血通常在排便时发生,血液颜色鲜红。
2.肛裂:指的是肛门皮肤的小裂口或撕裂。这种情况多见于长期便秘者,因大便干硬而导致肛门损伤。出血量通常不多,伴随有明显疼痛。
3.肠息肉:这些是小的非癌性生长物,可能位于结肠或直肠内,部分息肉可引起轻微出血。虽然大多数息肉是良性的,但少数可能发展成癌症,因此定期检查是重要的。
4.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这些慢性疾病会导致肠道发炎和溃疡,可能伴随腹泻、腹痛及便血。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需注意早期诊断和治疗。
5.消化道肿瘤:虽然比例相对较小,但结直肠癌也可能表现为便血。在高危人群中,尤其是年长者,应警惕避免漏诊。
出现肛门排血需要尽快就医,通过专业检查确定具体原因和适当处理,以免延误治疗。同时应关注饮食纤维摄入和定期健康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