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视力下降的最常见原因是什么

2025-05-2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视力下降的最常见原因主要包括屈光不正、白内障、青光眼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1.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大约有12亿人因为未矫正的屈光不正而导致视力损伤。近视是最常见的屈光不正类型,尤其在青少年中发病率较高。

2.白内障:其主要特征是晶状体混浊,进而导致视力模糊。全球范围内,白内障是导致可逆性失明的首要原因。据统计,白内障占所有致盲病例的51%。

3.青光眼:这是由于眼压升高导致视神经损伤,从而引起视力下降的一种疾病。全球大约有7000万人患有青光眼,是不可逆性失明的第二大原因。

4.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该病是一种影响中央视力的退行性疾病,通常发生在50岁以上的人群。AMD是发达国家老年人口中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影响约8%-10%的65岁以上人群。

保护视觉健康需要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时发现并矫正屈光不正,合理防护眼睛免受紫外线伤害,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白内障、青光眼和黄斑变性的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