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睡眠环境问题
一岁宝宝对外界环境较为敏感,若夜间光线过强、噪音干扰、温度过高或过低,均可能导致宝宝无法入睡或频繁醒来。不舒服的床铺或潮湿的被褥也可能引发夜间的不安。
2.生理性饥饿或喂养不当
如果宝宝晚餐进食不足或未能满足夜间的能量需求,可能在夜间因饥饿而烦躁。临睡前摄入过多乳制品或辅食可能使胃部负担过重,也会导致夜间消化不良,从而出现睡眠中断和哭闹。
3.出牙期不适
一岁左右是许多宝宝开始萌发乳牙的时期,牙龈疼痛或压迫感常常在夜间更加明显。这种不适会导致宝宝频繁醒来,表现为啼哭或扭动。
4.疾病或身体不适
若宝宝近期有轻微的感冒、腹胀、肠痉挛、耳炎等,则极有可能以夜间烦躁作为症状表现。同时,体内寄生虫感染(如蛲虫病)也可能引起夜间瘙痒和不安。
5.心理因素
一岁宝宝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白天经历了新鲜事物的刺激可能形成“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状态,尤其对分离焦虑较为敏感的宝宝,更容易表现出夜间惊醒甚至哭闹。
关于“胃火过盛”,中医理论中确实提到此类问题可能引起口渴、多汗、便秘等症状,但现代医学研究并没有明确指出“胃火过盛”可以直接导致夜间烦躁。一岁宝宝如果有类似表现,多应从饮食是否合理、生活作息是否规律等角度进行调整。
夜间烦躁的具体原因需要结合其他症状综合评估,必要时可寻求儿科医生帮助,确保排除潜在的疾病或不适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