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确保足够的睡眠时长
成人每天需要睡眠时间约为7-9小时。完成夜班工作后,应尽快入睡,避免因拖延造成睡眠不足。如果无法一次性完成所需睡眠,可尝试分段式睡眠,例如上午补4-5小时,下午再补2小时。
2.优化睡眠环境
光线是调节人体生物钟的重要因素。睡觉前应拉上窗帘或使用遮光窗帘,必要时可佩戴眼罩以模拟黑暗环境。同时,保持房间安静,避免噪音干扰,耳塞可以帮助减少外界声音的干扰。室温宜维持在18-22℃之间,这一温度范围更有利于深度睡眠的形成。
3.调整饮食与生活习惯
下夜班后,可适量进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面包、牛奶或水果,避免油腻或刺激性的饮料如浓茶、咖啡等,它们可能会影响入睡质量。若感到极度疲惫,可以在就寝前用热水泡脚,有助于放松神经,促进快速入睡。
4.避免强烈的光照刺激
从夜班下班到进入睡眠的这段时间,尽量减少暴露于强光中,因为强光会抑制褪黑激素分泌,影响睡意的产生。出门时可佩戴墨镜,回家后尽快降低室内光照强度。
5.保持作息规律
即使是在轮班期间,也尽量使睡眠时间相对固定。例如,每次夜班结束后的睡眠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要尽量一致,从而帮助身体逐渐适应。
合理安排夜班后的白天休息时间,有助于减轻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