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幻想是一种正常心理活动,但当频率过高且影响到日常生活时,需警惕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例如,日常工作、学习或社交受到显著干扰。
2.可能与幻想相关的心理状态包括:
强迫性思维:个体会反复出现难以控制的、不切实际的念头,可能与强迫症有关。
逃避型人格:此类人群倾向于通过幻想逃避现实压力,可能是应对机制的一部分。
分离性障碍:涉及个体从现实中抽离,沉浸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与环境失去一定程度的连接。
妄想性障碍:患者会发展固定化的、不符合现实的观念,但通常具有一定的偏执性。
躁狂发作:在双相情感障碍中,有时会在躁狂期表现出夸大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3.某些情况下,频繁幻想可能与其他疾病或因素有关,比如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等,也可能是长期压力或孤独感的表现。青少年阶段,由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更容易出现类似现象,但多数不会发展至病理范畴。
4.如果这种状态伴随明显的情绪波动、行为异常、社会功能下降,应考虑前往心理科或精神科以获得专业评估。
不切实际的幻想本身并不是疾病,而是可能提示潜在心理困扰或神经发育异常的一种信号。如果频繁发生,应及早关注个人心理健康,避免让其演变成更严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