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生理因素
激素波动:甲状腺功能亢进、月经周期激素变化、更年期等都可能导致情绪波动。
血糖波动:低血糖可能引发易怒情绪,尤其在饥饿时表现更加明显。
睡眠不足:长期睡眠质量差会影响大脑情绪调节区域,增加暴躁情绪的发生几率。
神经系统问题:如慢性疼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或帕金森病)可能干扰情绪稳定。
2.心理因素
压力过大:工作、生活或学业压力可能引发情绪不稳。
焦虑或抑郁: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可能更容易感到急躁和愤怒。
创伤后应激障碍:受过严重心理创伤的人对某些刺激敏感,会出现突然愤怒的反应。
3.药物或物质滥用
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例如类固醇、兴奋剂等可能引发易怒情绪。
戒断症状:酒精、烟草或毒品戒断过程中,经常伴随情绪波动。
4.环境及社会因素
处于压力大的环境:不良的家庭、职场氛围或人际关系冲突可能导致情绪失控。
社交孤立:缺乏支持网络可能让个体更容易感到挫败。
5.其他潜在疾病
精神科疾病:双相情感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等精神疾病以情绪波动和容易愤怒为特征。
脑部病变:如中风、脑肿瘤等可能影响大脑负责情绪控制的区域。
以上原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区分。如果暴躁频繁或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应尽早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