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认知功能下降:睡眠不足会显著降低注意力、记忆力和决策能力。研究表明,每晚少于4小时的睡眠会导致认知表现下降,相当于醉酒状态。
2.情绪失调:睡眠剥夺使人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和情绪波动,增加冲动行为的风险。大脑中负责情绪调控的杏仁核活动会异常增强,使情绪反应过度。
3.免疫系统削弱:睡眠是免疫系统重建的重要时间。长期缺乏睡眠会导致白细胞减少、炎症因子增加,机体更容易感染病毒或细菌,例如感冒和流感。
4.心血管问题:睡眠不足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并且增加患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一项研究指出,睡眠少于5小时的人群患冠心病的几率显著增加。
5.代谢和内分泌紊乱:长期睡眠不足会干扰激素分泌,例如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导致血糖水平升高,易发展为糖尿病。瘦素(控制食欲的激素)减少,饥饿素上升,导致体重增加甚至肥胖。
6.疲劳积累与事故风险:长时间睡眠不足会导致极度疲劳,反应时间变慢,大幅提升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例如,80%的交通事故都与司机疲劳驾驶有关。
7.器官功能受损:长期缺乏睡眠会损害大脑结构,尤其是灰质的体积减少。另外,肝脏、肾脏等器官也可能因为无法进行正常修复而受损,进一步引发多种健康问题。
8.死亡风险增加:长期维持每天仅1小时的睡眠是不现实的,因为这种极端情况会迅速导致生理崩溃。实验数据显示,完全剥夺睡眠14天的小鼠全部死亡,这表明睡眠是生命维持的基本需求。
建议保持每天7-9小时的睡眠,以维持身体和心理健康,避免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