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激素失衡:肥胖者体内可能出现瘦素抵抗。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通常能向大脑传递饱足信号。在瘦素抵抗的情况下,这一信号被削弱或忽视,使其即便有足够能量储备也会感到饥饿。
2.胰岛素作用:肥胖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水平调节异常。当血糖水平波动较大时,会诱发饥饿感和对高糖、高脂食品的渴求。
3.胃饥饿素水平:胃饥饿素是另一种调节食欲的激素,其水平在肥胖者中可能偏高,从而增强饥饿感并刺激食物摄入。
4.大脑奖赏机制:肥胖者的大脑对高热量食物的反应可能比正常体重者更为强烈,导致他们对这些食物产生更大的心理渴求,即使身体并不需要额外能量。
5.心理因素:压力、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状态可以通过影响大脑化学物质的平衡,使人们倾向于通过进食来缓解不良情绪,进一步加重饥饿感。
以上因素在肥胖者中共同作用,导致即便在不进食的情况下,仍能体验到强烈的饥饿感。这一现象提示了肥胖管理中不仅要关注卡路里摄入,还需综合考虑内分泌、代谢及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