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鸡眼:这是由于局部皮肤长期受到摩擦或压力导致的角质层增厚,形成小而坚硬的突起。它们经常出现在穿鞋过紧、站立时间过长或行走姿势不当的人群中。鸡眼有时会压迫神经末梢,引发疼痛。
2.跖疣: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脚底或脚趾上的凸起,表面粗糙,有时中心有黑点。跖疣可能伴随疼痛,尤其是受到挤压时。
3.脚底脂肪垫炎症:由于长期站立或行走,脚底脂肪垫可能受到损伤或炎症,从而产生硬结和疼痛感。这种情况与高强度活动或过多体重负担有关。
4.痛风结节:痛风患者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或软组织中,可能在脚部形成硬性结节,并伴随明显疼痛。这种情况通常与饮食习惯不良或代谢异常有关。
5.皮下囊肿或纤维瘤:某些良性肿块如皮脂腺囊肿或纤维瘤,也可以在脚部形成硬结。这类肿块通常无明显外界刺激,但可能因位置特殊而引起疼痛。
6.局部感染或炎症:如果小鼓包伴随红肿热痛,可能是毛囊炎、皮肤脓肿等局部感染引起,需要关注是否有外伤史或卫生状况问题。
出现上述症状后,应及时观察鼓包的大小、颜色变化、压痛程度及是否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如发热)。如疼痛持续加重、影响日常活动或合并其他异常,应尽早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