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识别原因
心理方面,可能与长期的压力、焦虑或抑郁有关;生理上,可能涉及内分泌紊乱,如甲状腺功能异常、女性经前综合征等。睡眠不足、饮食不均衡以及药物副作用也可能是诱因。及时寻找潜在的触发因素有助于解决问题。
2.调节情绪的方法
深呼吸练习:当感到烦躁时,进行缓慢深呼吸,吸气和呼气各持续4-5秒,有助于平复情绪。
放松训练:尝试冥想、瑜伽或渐进性肌肉放松法,这些方法对缓解紧张状态效果明显。
自我记录:将情绪波动的时间、环境及具体感受记录下来,便于分析规律并找到应对策略。
3.改善生活方式
保证充足睡眠:成年人每天需要7-8小时高质量睡眠,缺乏睡眠容易增加易怒情绪。
均衡饮食:少吃高糖、高脂肪食品,多摄入富含纤维、维生素B群和矿物质镁的食物,如全谷物、绿色蔬菜和坚果,有助于稳定神经系统。
规律锻炼: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等,可促进大脑释放令人愉快的神经递质。
4.寻求社会支持
与亲密的人交流自己的感受能够有效缓解负面情绪。如果难以找到倾诉对象,可以考虑加入一些兴趣小组或社交活动,以增加积极情绪来源。
5.必要时就医
如果情绪问题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应考虑咨询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专业评估可帮助排除器质性疾病,并根据需要提供心理治疗或药物干预。
长时间忽视情绪问题可能会影响身心健康,积极采取措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