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外观和质地:水样便通常呈现为无固体成分的液体形式,有时可能伴随泡沫,颜色可以从浅黄色到棕色不等。
2.频率和数量:出现水样便时,排便次数通常明显增加,每天可能超过三次,且每次量较多。
3.原因:导致水样便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急性肠胃炎、细菌或病毒感染、食物中毒、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药物副作用等。
4.伴随症状:常见的伴随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及脱水症状如口渴、乏力、尿量减少等。
5.诊断和治疗:诊断通常需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必要时的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取决于病因,包括补充液体以防止脱水、使用抗生素(如果是细菌感染)、调整饮食等。
及时识别和处理水样便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尤其是脱水风险。对于持续出现或伴有严重症状的情况,建议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