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起因:湿疹通常是由于免疫系统对环境中的某些物质(如过敏原)产生反应而导致的炎症性皮肤病;粟丘疹则主要是由于皮肤毛囊或汗腺阻塞引起的小囊肿。
2.症状:湿疹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可能出现水疱、渗出液及脱屑,严重时还会形成结痂和溃疡。粟丘疹则表现为皮肤表面的小白色或黄色颗粒,无明显的红肿和炎症,一般无明显瘙痒感。
3.发病部位:湿疹可以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尤其是手部、面部、颈部和膝关节内侧等皮肤褶皱处。粟丘疹多见于面部,特别是眼睑周围、额头和脸颊。
4.诱因:湿疹诱因较多,包括遗传因素、皮肤屏障功能损伤以及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粟丘疹往往与皮肤过度角化、油脂分泌旺盛以及不当的皮肤护理有关。
5.治疗方法:湿疹治疗主要包括外用药物(如激素类药膏)、口服抗组胺药物以及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物。粟丘疹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可通过定期清洁和去除死皮细胞来改善,如果影响美观或有感染风险,可以由专业医生进行机械去除或激光治疗。
湿疹和粟丘疹虽然都是皮肤问题,但其病因、症状、发病部位和治疗方法都有所不同。正确区分二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