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作用机制:普罗帕酮主要属于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钠通道,减少心脏肌肉细胞内的钠离子流入。这一过程有助于减慢心脏的传导速度,从而帮助恢复正常的心律。
2.临床应用:普罗帕酮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心律不齐,包括但不限于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稳定心脏的电活动,防止心律不齐的发展或恶化。
3.副作用:虽然普罗帕酮对许多患者是有效的,但也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例如,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口干以及更严重的心律问题。在某些情况下,它甚至可能导致新的心律失常,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禁忌症:对于有严重心脏病史、心脏功能不全或肝功能异常的患者,使用普罗帕酮时需特别谨慎。对于某些过敏体质的个体,该药物可能并不适合。
普罗帕酮在控制心律不齐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由于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和风险,应根据具体情况在专业医疗人员的监督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