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急性胃肠炎:一般由病毒(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或细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引起,可伴随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此类感染通常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
2.食物中毒:摄入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或有毒物质后,会迅速导致胃肠道症状,通常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某些情况下,如摄入含有肉毒毒素的食物,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
3.药物反应:某些抗生素或其他药物可能导致胃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腹泻。使用这些药物时应密切观察身体反应,并在必要时咨询医疗专业人士调整用药。
4.食物不耐受:乳糖不耐受或麸质敏感等情况也可能导致频繁腹泻,这类症状与特定食物相关,当避免摄入该食物后症状可改善。
长期腹泻或伴随严重症状如高烧、剧烈腹痛、脱水等,应及时就医以明确病因并接受适当治疗。补充足够水分、电解质十分重要,以防止脱水及电解质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