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消化系统未成熟:婴儿的消化系统在出生后仍在发育过程中。其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较弱,容易导致粪便中的水分增加而形成水便分离。母乳喂养的婴儿,其粪便本身就会较稀,尤其是在前几个月。
2.饮食变化:婴儿从纯母乳或配方奶过渡到添加辅食阶段,可能会因为新食物的引入导致消化不适,从而影响粪便的质地。任何快速或大量的新食物添加都可能改变大便的状态。
3.感染: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如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会导致肠道黏膜受到刺激,引发腹泻并表现为水便分离。任何感染都会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呕吐等,需要及时就医。
4.食物过敏或不耐受:某些食物的过敏或不耐受也会影响消化功能。例如,对牛奶蛋白的不耐受常见于婴儿,这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和水便分离。
关注婴儿粪便特征的改变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反映健康状况。如发现水便分离持续存在且伴随其他症状,应咨询专业医务人员以获取诊断和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