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病因:乙状结肠炎主要由感染、缺血性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其症状通常包括腹泻、便秘、腹痛和便血。
2.发展风险:长时间慢性炎症可能增加癌变风险,尤其是在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的背景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0年以上有约5%的风险发展为结直肠癌。
3.监测:对于长期患有乙状结肠炎的患者,建议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便早期识别任何可疑的癌前病变。
4.治疗:控制炎症可以降低病变风险。使用药物如氨基水杨酸盐类、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能有效减少炎症。
乙状结肠炎本身并不一定会病变,但长期未控制的炎症可能增加癌症风险,因此及时治疗和定期监测是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