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肛周疾病
痔疮:内痔或外痔可能导致肛门潮湿感及瘙痒,尤其是当痔疮表面有分泌物时。
肛裂:反复用力排便可能导致肛裂,进一步诱发局部不适与瘙痒。
肛瘘:肛瘘患者常伴有分泌物外溢,刺激肛周皮肤,引发瘙痒和潮湿。
2.胃肠道功能紊乱
肠易激综合征:此类患者常表现为腹泻型或混合型症状,一天排便次数增加,且伴有肠鸣、便后不尽感等不适。
感染性腹泻: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导致频繁排便,同时分泌性腹泻容易使肛周保持潮湿状态。
食物不耐受:乳糖不耐受或麸质敏感可能会引发腹泻及相关肛周不适。
3.寄生虫感染
蛲虫病:蛲虫活动多见于夜间,刺激肛周皮肤引起剧烈瘙痒,往往伴有反复搔抓伤口的瘢痕。
4.皮肤问题
接触性皮炎:使用某些刺激性清洁剂或卫生纸可能导致肛周皮肤过敏或刺激性反应。
局部湿疹或真菌感染:长期潮湿环境可诱发真菌感染或湿疹,进一步加重瘙痒。
5.其他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高血糖环境可能影响皮肤屏障功能,增加局部感染和瘙痒风险。
肝胆疾病:胆盐代谢异常引起的皮肤瘙痒也可能波及肛周区域。
针对这些问题,需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加强肛周清洁,但避免过度清洗。应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通过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粪便常规、血糖检测)和影像学评估(如结肠镜检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