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大便形成与储存:食物经过消化后残余物质进入结肠,在此处进行水分吸收,形成固态的大便。这些大便储存在直肠中,直肠作为贮存大便的最后一个部分,在合适的时机准备排出。
2.神经信号传递:当直肠充满大便并膨胀时,会刺激直肠壁上的压力感受器。这些感受器通过神经信号将信息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排便的欲望。
3.括约肌的调节:排便过程中,内外两层肛门括约肌发挥关键作用。内括约肌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自动放松以允许大便移动到肛门;外括约肌则由躯体神经系统控制,人可以通过意识来控制其张力。排便时,外括约肌会松弛,以促使大便排出。
4.腹肌收缩:通常情况下,排便还需要腹部肌肉的辅助。腹肌收缩增加腹内压力,有助于推动大便通过直肠和肛门。
5.排便完成:在所有这些机制的协调下,大便顺利通过肛门排出体外,实现排便。
整个过程强调了神经系统、肌肉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的协同工作。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规律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排便功能,并预防便秘等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