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组织学结构:乳腺原位实性乳头状癌通常表现为肿瘤细胞在导管内形成实性和乳头状的生长模式。与浸润性癌不同,其边界清晰,肿瘤细胞未突破基底膜。
2.细胞形态:该类型的癌细胞常表现为中等大小,具有丰富的嗜酸性或嗜碱性的细胞质,并且细胞核异型性不显著,有时会显示出轻度至中度的核多形性。
3.免疫组化标记:此类肿瘤通常对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呈阳性反应,而对HER2/neu则常为阴性。这些特征在诊断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4.增殖活性:乳腺原位实性乳头状癌通常具有较低的Ki-67增殖指数,这意味着它的增殖活性相对较低,与其他更具侵袭性的乳腺癌亚型相比,进展较慢。
5.伴随病变:有时候,可能会伴随钙化现象,在影像学检查中可作为提示发现的线索。还可能与其他类型的非浸润性乳腺癌病变共存。
尽管原位实性乳头状癌在行为上较为温和,但仍需定期监测以防止其转化为浸润性癌。早期发现并准确诊断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