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慢性疼痛:部分患者在脚踝扭伤后可能会长期感到不适或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是由于韧带的损伤没有完全愈合或者软组织受到反复刺激造成的。
2.关节不稳定:由于扭伤可能导致韧带拉伤或撕裂,未能正确愈合可能使得脚踝变得不稳定,容易再次受伤。在一些情况下,关节不稳定可能需要通过物理治疗甚至手术来改善。
3.关节炎:长期的不稳定和反复受伤可能增加患关节炎的风险。关节炎的表现通常为关节僵硬、肿胀和活动受限。
4.肌肉萎缩和力量下降:由于长时间的休息或固定,受伤的脚踝周围的肌肉可能出现萎缩,导致腿部整体力量下降,从而影响正常行走和运动能力。
5.神经损伤:严重的扭伤可伴随神经损伤,导致感觉异常,如麻木或刺痛,这种情况需要专业的检查和干预。
适当的早期处理和康复训练有助于降低这些后遗症的风险,包括及时的冷敷、压迫、抬高受伤部位,以及逐渐恢复活动和进行增强肌肉力量的练习。在康复过程中,遵循医疗专业人员的建议非常重要,以确保脚踝能够恢复稳定性和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