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冬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1.痔疮:痔疮是直肠下部和肛门周围静脉扩张形成的静脉团块。当排便时,特别是用力过猛时,这些静脉团块容易破裂,从而导致出血。据统计,大约50%的成年人在50岁左右会经历痔疮问题。
2.肛裂:肛裂是指肛管内壁的小裂口,这种情况常发生于排便时大便干燥硬结。肛裂的常见症状包括剧烈疼痛和鲜红色出血。肛裂的发生与便秘密切相关,便秘人群中肛裂的发生率可达到10%-15%。
3.其他直肠病变:如炎症性肠病(例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息肉或恶性肿瘤。有研究显示,直肠癌的早期症状之一可能为无痛性便血。
4.感染:某些感染如性传播疾病,也可能导致肛门附近组织发炎和出血。这类感染的患病率因社会群体和行为习惯有所不同。
5.创伤或异物:由于外来创伤或异物进入肛门可能引起局部出血。根据创伤性质和严重程度,出血量会有所差别。
出现排便时肛门出血情况,应注意观察出血量、颜色,并留意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疼痛、瘙痒等。为了明确诊断和适当治疗,建议及时就医,避免延误可能存在的潜在疾病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