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乙肝病毒载量与放化疗的关系
乙肝患者接受放化疗后,可能由于免疫功能抑制或肝脏负担增加,导致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从而引发HBV再激活。研究显示,即使是低病毒载量(一般指小于2000IU/mL)的患者,也存在HBV再激活的风险,再激活发生率根据具体情况可达10%至30%,尤其在接受大剂量化疗或针对淋巴瘤、白血病等疾病时风险更高。
2.放化疗前的评估与干预
在放化疗开始之前,需要评估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状态、病毒载量以及肝功能水平。如果病毒载量较低且肝功能正常,一般建议在放化疗期间进行抗病毒治疗作为预防措施。核苷类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被推荐用于控制病毒复制,其耐药性低且抑制病毒效果显著。
3.治疗中的监测与管理
放化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乙肝病毒载量、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及其他肝功能指标。指南建议每4周检测一次,以便及时发现再激活迹象。如出现病毒载量上升或肝功能恶化,应迅速调整抗病毒药物并暂停或优化放化疗方案。
4.风险降低策略
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将HBV再激活风险从10%-30%显著降低到1%-5%。研究表明,早期启动抗病毒治疗并持续至放化疗结束后至少6个月,可有效预防肝损伤甚至肝衰竭的发生。
乙肝低病毒载量患者在接受放化疗时,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评估肝功能状况,并全程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抗病毒治疗以降低风险。这一过程需紧密结合肿瘤科与感染科的协作,确保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