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病理特征
血管瘤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通常分为婴儿型血管瘤(常见于出生后几周至几个月出现)和成人型血管瘤。婴儿型血管瘤大多数在5岁前会逐渐退化,而成人型血管瘤通常不会自发消退。
2.是否存在危险的评估标准
大小:直径较小的血管瘤通常无明显风险,而较大的血管瘤可能压迫周围组织或器官,引发功能障碍。
位置:当血管瘤位于眼睛、鼻腔、气道附近时,可能会影响视力、呼吸等重要功能。
深度:表浅血管瘤多仅影响美观,深部血管瘤则可能侵犯肌肉、骨骼,甚至压迫神经。
破裂风险:较大的血管瘤或受到外伤的血管瘤可能破裂出血,尤其是在肝脏等特殊部位的血管瘤。
3.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感染:若血管瘤表面受损,可能导致局部感染。
溃疡:部分血管瘤因供血量过大可出现溃疡,导致疼痛和慢性创面。
功能障碍:因对周围器官或组织的压迫而引起,如吞咽困难、听力下降等。
4.治疗选择
小型且无症状的血管瘤通常观察即可,无需主动干预。
较大的血管瘤或有功能障碍者,可考虑药物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激光治疗、手术切除或介入疗法进行处理。
血管瘤的危险性依据其大小、位置及发展情况决定,建议定期监测血管瘤的变化,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