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保守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是首选药物,可有效缓解疼痛。这类药物能够抑制肿瘤产生的前列腺素,从而减轻炎症和疼痛反应。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和萘普生。
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导致胃肠道不良反应,例如胃溃疡或出血,必要时可联合应用胃黏膜保护剂。
2.微创技术
射频消融是一种效率较高的治疗手段,通过高频电流将骨样骨瘤加热至60°C以上,导致病变组织坏死,从而解除疼痛。
激光消融是一种选择,通过激光产生的热效应破坏病变组织,适合病灶较小且位置表浅者。
微创手术通常恢复快,创伤小,但需依赖影像学设备精确定位病灶。
3.手术切除
对于无法通过射频或激光消融控制的病例,或者病变靠近关节、容易引发功能障碍者,可以选择手术切除病灶。
手术方式分为刮除术和广泛切除术,具体方案需根据患者病灶位置及大小决定。手术后可能需要辅助支具固定,并进行康复锻炼以恢复受累部位功能。
4.术后管理
在完成上述治疗后,应定期复查以监测骨样骨瘤是否复发。常规随访时间可为每3至6个月一次。
除了医学干预外,还需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影响骨骼愈合,同时可配合物理治疗,加强肌肉力量,提高局部稳定性。
骨样骨瘤引起的疼痛通常在治疗后迅速缓解。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病灶位置、患者年龄、症状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需求制定,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十分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