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导致尿道疼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女性尤其容易患上此类感染。
典型症状包括频繁排尿、尿急感、尿液混浊或有异味,以及下腹部不适。
治疗通常使用抗生素,如磺胺类药物或喹诺酮类药物。疗程一般为3至7天,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
2.性传播疾病(STD):
淋病、衣原体感染等性传播疾病也可能引起尿道疼痛。
症状包括排尿时灼烧感、分泌物异常和生殖器溃疡等。
治疗需要特定的抗生素,通常是头孢菌素类药物或大环内酯类药物。
3.尿道损伤:
物理创伤、医疗操作或剧烈运动可能导致尿道损伤,从而引发疼痛。
治疗主要是避免进一步刺激,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来减轻疼痛和炎症。如有严重损伤需专业医疗干预。
4.结石:
尿路结石也会导致排尿疼痛,常伴有腰背部剧痛、血尿等症状。
小结石可能通过增加液体摄入自然排出;较大的结石则可能需要药物溶石或手术取石。
如果出现尿道疼痛,应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治疗。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或引起不必要的副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饮用足够水分,避免过度憋尿和高风险的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