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生理因素:儿童尤其是小于5岁的孩子,由于膀胱发育尚未完全,无法储存足够的尿液,这种情况非常普遍。成年人的神经系统问题,如脊髓病变或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也可能导致夜间遗尿。
2.遗传因素:研究表明,如果父母一方或者双方曾有夜间遗尿史,孩子发生夜间遗尿的风险会显著增加。据统计,若一方有此历史,孩子患病几率约为40%;若双亲均有,则几率增至70%。
3.荷尔蒙不足:抗利尿激素是一种可以减少夜间尿量的荷尔蒙。有些人,其大脑在夜间不能充分分泌这种激素,导致尿量过多,进而引发夜间遗尿。
4.睡眠障碍:深度睡眠者对膀胱充盈信号不敏感,容易导致尿床。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也与夜间遗尿有关联。
5.心理因素:精神压力、焦虑和家庭环境改变等心理因素也是常见触发原因。在一些情况下,创伤后的应激障碍(PTSD)也可能引发此症状。
6.医学条件:膀胱功能障碍如膀胱壁过度活跃,尿路感染以及慢性便秘等都可能导致夜间遗尿。
针对夜间遗尿的治疗,首先需要确认具体病因。通常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如限制晚间饮水、定时排尿;药物治疗,如使用抗利尿激素替代品或抗胆碱能药物。生物反馈疗法和膀胱训练也具有一定效果。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积极心态和耐心十分重要。